潮汕古民居建筑最大特产
潮汕传统民居被誉为潮汕屋、宫殿、京华帝王府、潮汕人民之家。然而,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潮汕古民居在建筑业中独树一帜,已经让位于别墅、高层建筑等现代建筑。潮汕屋在哪里?只有古村落!
潮汕民居的建筑格局多种多样,潮汕人用“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等生动形象的称号来命名。
▲潮汕特色民居群。郑伟深摄
樟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保存了许多古民居建筑。据史料记载,新兴街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完整性为70%至80%。现有古民居建筑14个,尤其是南盛里、南康里、垂庆里、德和里。
秦牧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里镇观一村索铺池巷39号,是南盛里的一个小单位,建于1908年,占地387.5平方米,是一座土木建筑类型的四点金屋。
▲樟林南盛里
姚家祖宅是上窖社区沟尾典型的四四金潮汕住宅模式。它建于清道光年间,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风雨沧桑,经历了战争,保存完好。北朝南,四室一厅二中厅,类似北京四合院,配套墙壁、火巷、井、神龛、阁楼等。简约典雅,装饰不多,体现了清初潮汕的建筑理念和普通人的住房要求。
它也位于上窖古村落,被称为渤海家族。它是潮汕民居的典型司马拖车。三厅两天井,两侧为火巷建筑,有前院、后库、书房、后花园等。共有99扇门和4口井。这座大厦也有200多年的历史。深宅和宏伟的建筑体系揭示了这个家庭当时的辉煌和奢华。
如果以上是普通人的家,那么潮南仙家的南苑就是官宦豪宅。通德里位于仙家村古寨,是清末著名教育家郑邦辞职返乡建造的,俗称南苑。
郑邦出生在沙陇一家商人家,同治12年乡试中举人,清光绪9年上京殿试登进士,授翰林院吉士。由主座、两火巷、前后花园两火巷、前后花园和后库组成。门楼坐西向东,是二楼小楼,门楣通德里三字清晰可辨。进门左侧为前花园,右侧建筑群,中间为庭前广场。正座是主楼,门匾上刻着太史第。两边的火巷都有两个四点金,左右两个牌匾和书厚德载物和书带流芳。由此可见,前主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潮南仙家社区
南苑建于晚清,规模堪比司马拖车,但布局不同于传统的司马拖车。建筑设计和装饰包括西方成分和苏州园林风格。
潮汕古建筑结合了许多传统的民间工艺,如大小木材、瓷砖、砖艺术、石雕、木雕、油漆、金漆、嵌瓷等。潮汕住宅装饰的重点是门楼、屋顶和大厅。房子的顶部,如山墙的山脊,有五种不同的形状:金色、木材、水、火和土壤。内部装饰建筑包括木雕和石雕。雕刻技巧不断提高,独特,油漆和嵌瓷,使其金碧辉煌。
屋檐上画着花、鸟、鱼、昆虫、鸟、动物、歌剧故事或历史人物,生动生动。再加上色彩鲜艳、精致,整个房子看起来都很宏伟。这些潮汕民间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最大限度地融合,具有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相辅相成。
2001年6月25日,开平碉楼和古村落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7年,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成为中国第35个世界遗产,中国诞生了第一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项目。
潮汕古民居起源于宋元,成熟于明代,兴盛于清代民国。潮汕古民居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累,散发着清新的土壤香味,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群众性。是潮汕的最大特产,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地理文化的鲜明标志。它应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更多的研究和关注。